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臺灣古典文學史專題
Seminar on Taiwan Classic Literature History 
開課學期
111-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臺灣文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黃美娥 
課號
TwLit7038 
課程識別碼
145 M032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國青324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臺灣古典文學歷經明鄭時期、清領時期、日治時代和戰後迄今,在現有臺灣文學的發展歷程中為時最久,具有多重豐富的文學價值與文化義涵,乃臺灣文學極為重要的範疇。不過學界對此雖加重視,但目前相關著述之介紹仍然不足,故擬透過本課程之講授,促使學生對此有所認識與掌握,俾能通盤了解臺灣古典文學史發展梗概,知悉臺灣重要古典文人、作品、文學社群、文學思潮、文獻刊物、創作發展趨勢等,並進一步與新文學史相互參照,展開研究對話,促使臺灣文學史輪廓和文學場域細節,得到較通盤性的剖析,裨益整體臺灣文學研究廣度與深度的提升。另外,也會旁及文獻考證、文資調查、故事新編等面向,說明臺灣古典文學運用在當代地方創生和知識經濟生產的資源性。 

課程目標
本課程針對臺灣古典文學史的發展輪廓與演變歷程,選擇數個重要議題,以專題單元介紹方式作為授課角度,包括:文學史觀、文人社群、家族文學、文學報刊、文學思潮、區域文學,以及與亞洲漢文學之間的跨國研究等,裨益學生在具有臺灣古典文學知識的基礎後,能朝向更全面而深入的課題進行思考,增益強化相關研究能力。除了上述之外,亦就會臺灣古典文學的在當代文化創生與知識經濟需求背景下的多元運用,進行相關討論。大抵,開課目標有五:其一、考掘臺灣古典文學史各階段的發展概況,使學生明白現有臺灣文學史著述的不足與可著力處;其二、掌握名家創作特色及其作品意義,考察臺灣古典文學的經典特質;其三、透過若干主題,同時關照新、舊文學的書寫現象和內涵思想,體會新、舊文學研究並觀的價值;其四、帶領學生進行臺灣古典文學在地研究的同時,也嘗試拓展跨國研究的可能路徑;其五,從當代地方創生、知識經濟需求面向,摸索臺灣古典文學的可利用性。 
課程要求
1.學生需根據每週規劃上課進度,事前進行文獻閱讀。
2.學生需參與上課討論、口頭報告與書面報告。
3.學生需參與本課程配合授課議題規劃的田野調查行程。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6小時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請同學來信約面談時間 
指定閱讀
1、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
2、江寶釵《台灣古典詩面面觀》,巨流圖書公司出版。
3、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麥田出版社,2004年12月。
4、翁聖峰《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國立編印館出版,2007年1月。
5、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國立編譯館出版,2007年7月。
6、廖振富《台灣古典文學中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國立編譯館出版, 2007年7月。
7、 臺灣古典作家精選集
 
參考書目
(一)研究專書:
1、廖振富《櫟社研究新論》,國立編譯館出版,鼎文書局總經銷,2006年3月。
2. 林淑慧《臺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國立編譯館出版,2007年11月。
3. 余美玲《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文津出版社,2008年1月。
4. 施懿琳、廖美玉主編《臺灣古典文學大事年表:明清篇》,里仁出版社,2008年11月。
5. 余育婷《想像的系譜:清代台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建構》,稻鄉出版社,2012年11月。
6. 粱淑媛《飛登聖域:臺灣鸞賦文學書寫及其文化視域研究》,五南出版社,2014年7月。
7. 林以衡《日治時期臺灣漢文通俗小說的生成: 對東亞/西洋小說的接受、移植與再造》,稻鄉出版社,2019年8月。
8. 余育婷《香草美人的召喚:臺灣香奩體的風雅話語與詩歌美學1816-1945》,政大出版社,2022年8月。

(二)文獻書目與作品集:
1、《台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吳福助主編,文津出版社,1999年1月。
2、《全台詩》共十二冊,全台詩編輯小組編,國家台灣文學館出版。
3、《全台賦》,許俊雅、吳福助編,國家台灣文學館。
4、《全臺文》,吳福助、黃哲永編,文听閣出版。
5、《全臺詞》,許俊雅、李遠志編,國立台灣文學館。
6、《臺灣近百年詩話輯》,林正三、李知灝、吳東晟輯錄,文史哲出版社。
7、《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台北:龍文出版社
8、陳支平主編《臺灣文獻彙刊》,北京:九州出版社
9、連橫《臺灣詩乘》
10、陳漢光編《臺灣詩錄》、林文龍編《臺灣詩錄拾遺》
11、各縣市文化局或民間機構、個人相關出版品。
12、楊青矗《台詩三百首:台灣古典詩台華雙語注音讀本》書後所附參考書目,敦理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三)古典詩賞析著作:
1、陳昭瑛《台灣詩選注》,正中書局,1996年2月出版。
2、楊青矗《台詩三百首:台灣古典詩台華雙語注音讀本》,敦理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3、施懿琳《國民文選‧傳統漢詩卷》,玉山社出版公司,2004年6月出版。
4. 陳春城《台灣古典詩析賞》,河畔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5.《台灣古典詩詞讀本》,曾進豐、歐純純、陳美朱編著,五南出版社,2006年9月。
6. 余美玲、施懿琳等選編《臺灣漢詩三百首》上、下,國立臺灣文學館,2019年10月。
7. 廖振富,《文協精神臺灣詩》,玉山社出版公司,2021年10月。

(四)臺灣古典文學學術會議論文集:
 1、《台灣古典文學與文獻》,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文津出版社,1999年1月。
 2、《明清時期的台灣傳統文學論文集》,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文津出版社,2002年10月。
 3、《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學論文集》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文津出版社,2003年2月。
 4、《中台灣古典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陳嘉瑞、廖振富主編 台中縣文化局出版 2002年3月。
 5、《櫟社成立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未正式出版),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2001年12月。
6、瀛社成立10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未正式出版),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台大臺文所承辦,2008年11月。
7、異時空下的同文詩寫—臺灣古典詩與東亞各國的交錯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未正式出版),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中文系、臺文系主辦, 2008年11月。
 8、臺灣古典散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未正式出版),東海大學中文系主辦,2009年12月。
9、《從《全臺詩》到全臺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黃美娥主編,國立台灣文學館,2020年11月。


(五)單篇論文---隨各講授單元補充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學生出缺席 
30% 
 
2. 
上課參與度 
30% 
 
3. 
期末書面報告 
40%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作業繳交方式
考試形式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4  課程介紹、臺灣古典文學史料與電子資料庫 
第2週
3/03  史料.觀點.方法:田野調查與史料挖掘 
第3週
3/10  臺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與古典文學史書寫 
第4週
3/17  臺灣古典文學階段論與作家論:明鄭時期  
第5週
3/24  臺灣古典文學階段論與作家論:清領時期 
第6週
3/31  臺灣古典文學階段論與作家論:日治時期1 
第7週
4/07  臺灣古典文學階段論與作家論:日治時期2 
第8週
4/14  臺灣古典文學階段論與作家論:戰後迄今 
第9週
4/21  臺灣文言小說1:與日治小說史的交涉 
第10週
4/28  臺灣文言小說2:與日治白話小說的比較 
第11週
5/05  文學社群:詩社與文社 
第12週
5/12  臺灣古典文學的跨國研究1---臺、日殖民地漢文學關係 
第13週
5/19  臺灣古典文學的跨國研究2---臺、韓漢文學比較 
第14週
5/26  臺灣古典文學、文資調查與方志撰寫 
第15週
6/02  臺灣古典文學、地方創生與數位應用 
第16週
6/09  課程檢討